甘草,本是宁夏的一种宝贵资源。然而,盛产甘草的宁夏盐池县近年来非但没有因此而得福,反而成为滥采乱挖的重灾区。
近20年来,一次又一次天灾和人祸交替在这里出现:挖甘草的人成群结队地来了,沙尘暴也如影随形地跟着来了;挖甘草的人把甘草挖走了,却把灾难留下了。大片的草场在退化,平坦的农田被沙化,羊只断了口粮,人们的生活失去了安宁。
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国务院于去年发出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、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。随后,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也就此召开电视电话会议,作出全面部署,加大了制止滥采乱挖的力度。
现在,春季到了。往年的浩劫还会再出现吗?最近,记者再次驱车前往,所见所闻不容乐观。
我是2月中旬前去采访的,此时宁夏大地尚未化冻。曾有人在我动身之前说,现在去了解这方面情况为时尚早。因为去年自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治理力度并已收到成效,今年的情况还难以预料。也许滥采乱挖自此就销声匿迹了,盐池县老百姓可以安心过日子了。
当地有关人员可没有这么乐观。盐池县草原站站长靳宁富估计:今年还会有人来挖,时间可能在大地化冻以后。
就在我们谈论保护甘草的话题时,一个电话打进了办公室。有人报告:在往年滥采乱挖最严重的马儿庄乡,发现有人在挖甘草!
“说曹操曹操就到”?我真不愿相信这个电话的内容是真的:此时大地还没化冻啊!
靳宁富的解释,令我生出几分悲哀、几分无奈:由于连年采挖,土壤水分大量散失、地表沙化,加之干旱少雨,有些地区根本就未冻实,挖起来并不那么费劲!
看来,盐池草原又要在劫难逃了。
其实,盐池县政府对滥采乱挖的形势也有清醒的判断。连年不断的滥采乱挖使他们费尽心力。1991年,盐池县畜牧局专门成立了草原经济民警队。
自那以后,草原经济民警队便为保护草原而吃苦受累、流血流汗。让他们苦恼和不安的是:他们有时不但不能有效地保护草原,竟连自己的身体也“保护”不了:为说服、教育、劝阻、设卡拦截,他们多次遭受围攻和殴打,连他们乘坐的车辆也多次被砸。经警队的25名经济民警几乎都受过伤。有时,他们扣住了车辆和甘草,竟遭到围攻和威胁,无法解脱,最后不得不放行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滥采乱挖者的气焰。
要加大草原的保护力度,必须加大执法力度、强化法律所赋予的强制手段!为此,盐池县人民政府于2000年10月专门打报告,要求以现有的草原经济民警队为基础成立“盐池县公安局草原派出所”,以弥补警力不足。
目前,这一请示尚未获得批准。
提起滥采乱挖,人们纷纷指责。但是,谴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简单地制止也难以彻底奏效。
挖甘草,曾被有人称作是“弯腰捡金子”。然而,挖干草毕竟与捡金子有本质的区别,那是非常艰苦的。而这份艰苦不是谁都能承受的。他们远途而来,在沙滩里安营扎寨,挖地窖子,风餐露宿。
有人为此感叹:如果不是太穷,他们怎么会干这个?要彻底解决滥采乱挖的问题,就必须解决这些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。穷根不除,草原就难有宁日!对此,各级政府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一份责任和义务。
说盐池县的甘草目前已被斩尽杀绝,可能有点夸张;说盐池县再也难以挖到一二等成品甘草,则绝非危言耸听。
盐池的许多草场都被翻过多次,有的甚至被采挖过十几次。有些甘草上一年侥幸逃过,下一年就会被挖个“正着”。过去,挖一亩草场,能挖到七八十公斤甘草;现在,毁坏一亩草场,连二十公斤也难以挖到了!
马儿庄乡有65万亩草原,其中有50万亩被挖过,有5万亩已经寸草不生!
当地一位负责人十分肯定地说,现在,盐池县的成品甘草已经基本没有了。农民挖出来的基本都是生长不过半年的细毛根。这些细毛根,还未来得及长壮变粗就被“断子绝孙”,而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,却换不来几个钱。
盐池已没有多少甘草可挖了!盐池的甘草不能再挖了!
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。这种报复的力度往往几倍、乃至几十倍于当初的摧残。
滥采乱挖所造成的草场退化、土壤沙化,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:有些农田被黄沙掩埋了,有些草场被黄沙染黄了,有的村庄被黄沙吞没了,有的沟渠被黄沙填平了,有的道路被黄沙隔断了,有的羊只被黄沙刮丢了——风沙所造成的损失,既无法统计,又无法完全用金钱来衡量。
在有些高大的沙梁面前,汽车要绕道,自行车要推着走,原来畅通的公路出现了“梗阻”。这就是大自然对滥采乱挖的报复。掠夺大自然,最终都是得不偿失。
当记者写完此稿、准备收笔时,盐池又传来消息:又有上千人的挖甘草大军开进了盐池。难道这滥采乱挖真的成了无休无止的浩劫?